↑ 丹后绉绸的特征具皱褶感的纹理 |
|
从江户中期开始约300年间被织造的丹后绉绸织。 丹后绉绸的特征是织造完成后通过精练加工增加了横向纤维的伸缩力从而出现如左图的皱褶图案。 绉绸是,根据凹凸纹理,不易起皱,出色的柔软质地,并由表面细微凹凸所产生的乱反射使染色后的织物反映出丰富的色泽,以及有深度的色调。 这是将经线与未经捻的生线,纬线与1米约3000次左右的强捻过的生线互相交替投纬而成布底,其后,通过精练将线收缩,将纬线的捻纱复原,最后在绢布表面形成纤细凹凸状的「皱褶」。 在绉绸中属于代表性存在 「丹后绉绸」这种皱褶为其最大特征。 |
|
|||
|
|
|
|
日本三景之一「天桥立」 |
丹后绉绸发展至今带有独特的皱褶,以及成为将绢的特有的触感发挥到极致的织物是约280前的享保5年(1720年)时候的事。 住在丹后峰山町的绢物屋佐平治(后改名为森田治郎兵卫)作为织造屋雇员被京都西阵雇用后,研究出织物的技巧.线头的组合构成.以及如何出现皱褶等方法,并将该秘诀带至丹后,从而开始了绉绸的制作织造,为今天的丹后绉绸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绢织物的产地丹后,很早就开始普及绉绸的技巧方法,并且因为峰山藩积极的保护政策等,在丹后一带的地方生产出了多姿多彩的绉绸,并成为了一大产地直至今日。 丹后绉绸在过去通常以和服的白底面料出售,但是最近在染色后,用于日式小物以及室内装饰用品等,与其不断高涨的设计力被创作成各式各样的新商品。 |
|
丹后半岛的美丽夕阳 |